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175篇帖子。

【資料庫】11.民事訴訟證明

15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2:58
李浩.民事證明責任本質的再認識——以《民事訴訟法》第112條為分析對象[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8,36(04):94-101.
關鍵詞:《民訴法》第112條;主觀證明責任;客觀證明責任;證明責任本質
摘要:證明責任制度是現代司法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理論界對證明責任本質的認識經歷了從主觀證明責任到客觀證明責任的深化。主觀證明責任從當事人的視角解釋證明責任,將這一制度解釋為當事人就所主張的事實向法院提供證據進行證明的責任,客觀證明責任從裁判者的視角解釋證明責任,把這一制度解釋為法官在適用法律過程中用於克服要件事實真偽不明的裁判規則。法官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處置疑似虛假訴訟案件,是法官主動提出可能是虛假訴訟的假設,然後依職權收集證據進行確認,如果最終是否為虛假訴訟無法確定,法官就不能適用第112條駁回訴訟請求並對當事人進行制裁。這表明法官適用了證明責任的裁判規則,同時也表明證明責任可以與當事人的主張無關、與當事人提供證據的責任無關。正是在這一過程中,證明責任的本質得到了充分體現。
15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1 13:07
吳英姿.預決事實無需證明的法理基礎與適用規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35(02):68-77.
關鍵詞:預決效力;既判力遮斷效;爭點排除效;免證規則
摘要:最高法院創建"預決事項無需證明"證據規則時,由於理論基礎不明,制度邏輯不能自洽,不僅給學理解釋造成障礙,而且導致審判上適用的不統一,在客觀上有損司法公正。前訴裁判認定的事實後訴法院可以直接認定,即判決的預決效力,既不同於司法認知或公文書載明的事實,亦不能簡單地用訴訟上誠實信用原則來解釋,本質上是"不容再爭議性"。大陸法系既判力遮斷效和英美法系爭點排除效都是關於前訴裁判對爭議事實的判斷對後訴所應有的約束力,雖然在理論表述上各有側重,但在制度上高度重合,體現了司法的內在規律,堪為預決效力的法理基礎。就二者取長補短,可以建構統一的預決效力生成要件和預決事實免於證明的適用規則。
15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0:36
段文波.預決力批判與事實性證明效展開:已決事實效力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5,33(05):106-114.
關鍵詞:已決事實;預決力;程序保障;證明效
摘要:關於確定判決中的事實認定對後訴的效力,學說上有預決力、非預決力以及證明效三種觀點。我國理論實為承襲蘇聯法"預決性"的概念軀殼,以免證效力為內實,本質上系法定證明效。該規定弊端叢生,損害了法官認定事實的獨立性,褫奪了後訴當事人的接受裁判權且有違程序保障的基本要求。就利用方法而言,判決書可作為書證,對後訴法官認定事實理應產生一定影響,但不宜由法律硬性規定其證明力強弱。從立法論上來說,今後應當廢除已決事實免證效力規定,將已決事實評價放歸法官自由心證評價。
15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04
胡學軍.表見證明理論批判[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32(04):90-101.
關鍵詞:表見證明;證明責任;經驗法則;事實推定
摘要:作為證據法學領域最含混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的表見證明其內涵與性質尚需準確界定。作為一種緩解證明困境的證明方式的特殊性在於其是一種簡捷的、類似的、無需證據的證明。其法律效果既不導致證明責任轉換,也不降低證明標準,而是作為法官臨時證明評價導致當事人具體舉證責任的轉換。表見證明就是在特定事項上根據較高蓋然性經驗規則進行的事實推定,不可能作為解決證明難題的靈丹妙藥。我國無需引進這一概念,但比較法上的這一論題啟示我們應直面事實推定背後的經驗規則的蓋然性等級而加以分類研究。
15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20
莫良元,夏錦文.司法場域中熱點案件的事實真相認定:彭宇案的法社會學解讀[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5):169-177.
關鍵詞:轉型社會;司法場域;司法法治;法社會學
摘要:彭宇案被演繹為轉型社會的熱點案件,客觀詮釋著其關涉司法法治生成結構要素的樣本意義。彭宇案在事實真相認定的司法場域中具象化表徵出參與主體的類型差異,一審和二審法院的場域資本在原被告之間呈現前後完全相反的態勢變化。運用法社會學分析工具考量社會、職業和學術多維識別向度中熱點案件的差異化區分特質,探尋關涉案件事實真相認定的司法法治生成社會動力學依賴發現路徑。
15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28
胡東海.論合同生效要件之證明責任分配[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29(04):121-127.
關鍵詞:合同特別生效要件;合同一般生效要件;效力阻卻要件;證明責任分配;解釋論
摘要:民法教義學中,合同履行請求權至少應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別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擔證明責任,學說及實踐中已無異議;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並無"符合"與否的問題,而只有"違反"如何的問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證明責任分配在參與民法外部體系的構建時,將合同效力要件規定為"效力阻卻要件",交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所以,應對《證據規定》第5條規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縮。此種以證明責任為解釋目標的進路,表明證明責任分配也是法規範之關聯脈絡的一種,解釋論亦應以證明責任分配為解釋目標。
15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28
胡學軍.解讀無人領會的語言——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則評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29(03):98-106.
關鍵詞: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證明責任
摘要:我國通說對《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關於醫療侵權訴訟案件舉證責任的規定存在重大誤解。醫療侵權訴訟的證明責任只能由患方承擔,對此類案件證明的困境應參照西方國家通過使證明責任負擔與提供證據責任負擔分離的機制及特定要件事實的證明責任與特定證明標準相掛鉤的機制來加以化解。
15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0
奚瑋,楊錦炎.民事證明權的多維視角[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27(05):113-118.
關鍵詞:民事證明權;民事訴權;實體內容;程序內容
摘要:民事證明權作為當事人享有的一種權利,與主觀證明責任是同一事物之兩面。民事證明權是當事人證明自己所主張的案件事實的權利,是民事訴權的重要內容,具有憲法位階。民事證明權在內容上包括事實主張權、證據收集權、證據提出權、質證權等實體方面的權利與證明平等參與權、心證公開請求權、證據判斷理由說明請求權、證明時間保障權、證明成本節約權等程序方面的權利。
15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2 11:41
張榕.事實認定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27(04):71-79.
關鍵詞:法官自由裁量權;證明責任分配;證據能力;證明力
摘要:司法過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權體現了司法能動性。在事實認定過程中,不論是證明責任的分配、證據能力的確定或是證明力的判斷,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法官自由裁量的成分,如何賦予法官在事實認定過程中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以更好地發現真實又通過合理的檢驗機制以有效抑製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是我國立法與司法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16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3 21:23
周成泓.論民事訴訟中的摸索證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8,(04):142-150.
關鍵詞:摸索證明;辯論主義;修正辯論主義;中國民事訴訟
摘要:摸索證明的基本含義是指證據聲請以獲取相關信息為目的。根據古典辯論主義,摸索證明應予禁止。但在修正辯論主義下,對其不應一概予以否定,而應綜合考慮對辯論主義所做各種修正,即真實、完全義務、具體化義務、訴訟促進義務和訴訟經濟、誠信原則和防止濫用訴訟權利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判斷。在我國,由於自起訴即要求表明、提交證據,摸索證明有其特殊性。此外,摸索證明與證據聲請、證據保全、當事人陳述等制度也有著密切聯繫。總體而言,由於我國民事訴訟的職權主義色彩仍然較濃以及受制於大環境因素,對摸索證明的處理應當更為寬鬆。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