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167篇帖子。

【資料庫】24.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13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1:55
巫若枝.30年來我國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變遷及其啟示——基於廣東省某縣與福建省廈門市五顯鎮實踐的分析[J].法商研究,2010,27(02):83-92.
關鍵詞:家事糾紛解決機制;一元化;多元化;中國因素;家事因素;家事法
摘要:30年來我國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經歷了從新中國成立後形成的"著重調解"的以司法為最終裁決的、"齊抓共管"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協作的模式,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民事司法改革、弱化法庭調解以及行政調處和民間調解等非訴糾紛解決方式、糾紛解決司法一元化及正規化的模式,再到近期銜接訴與非訴解決方式、重建多元化家事糾紛解決模式的兩次變革。在這兩次變革中,前者表現為對"中國"與"家事"因素的背離;後者有創新成分,但更大程度上是對傳統資源的利用與恢復,是對"中國"與"家事"因素的回歸。究其根源,前者很大程度上源於形式主義的法律理論,其在實踐中的碰壁,促使人們再次重視基於中國本土經驗的實踐理性。這一教訓和經驗,不僅給全國範圍內家事糾紛解決機制乃至其他類型糾紛解決機制的重建帶來了有益的啟示,同時也為糾正當前中國家事實體法片面"回歸民法"、脫離實際的形式主義思維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13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0
李浩.委託調解若干問題研究——對四個基層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01):133-140.
關鍵詞:民事訴訟;委託調解;協助調解
摘要:委託調解是我國法院為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而創設的一種新的調解方式。委託調解的性質應當依法院介入調解活動的程度而定;委託調解的範圍一般宜限定為簡單的民事案件;委託調解應當遵循尊重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原則、及時原則和保密原則。為了規範委託調解的實施,實行委託調解的法院還需要制訂有關委託調解的程序規則。法院附設的人民調解作為委託調解的常規方式應當積極推廣。
 
13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0
章武生.論我國大調解機制的構建——兼析大調解與ADR的關係[J].法商研究,2007,(06):111-115.
關鍵詞:大調解機制;資源整合;ADR;司法ADR
摘要:近年來,為適應解決我國轉型期社會糾紛的需要,全國許多地方都在大調解機制的建設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儘管大調解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其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現實的制約。目前,我國大調解機制構建的價值取向和應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建立專門的大調解領導協調機構,理順管理體制;整合相關機構和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建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尊重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此外,還要正確看待和處理調解與判決的關係。
13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2:41
湯維建.關於制定《社會調解法》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7,(01):59-64.
關鍵詞:社會調解法;調解機構;調解程序;調解協議
摘要:制定專門的《社會調解法》,既可以滿足糾紛日益多元化的需要,也可以發揮社會調解自身的優勢並彌補現行人民調解制度自身的缺陷。《社會調解法》的基本原則包括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法院指導,立法前導、社會引導,自願合法,合理收費、有限競爭四個方面。《社會調解法》應該明確規定調解機構的設置、適用範圍、管轄和收費、調解人的遴選、基本程序等內容。
13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3:05
潘度文.我國訴訟調解制度的反思與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8,(06):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法院在解決民事、經濟糾紛的過程中,主要採用以訴訟調解方式為基點的「調審結合」方式,並由此形成了被有些學者稱之為「調解主導型」的審判模式。這種審判模式與「判決主導型」相對應,其特徵可以概括為:儘管在糾紛的解決過程中存在著法官用判決這一強制...
13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9 13:07
王建勛.關於調解制度的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06):
摘要:關於調解制度的思考王建勛有社會便有糾紛,有糾紛便要解決。在人類社會早期,解決糾紛往往依靠的是決定於人們力量對比的私力救濟。隨著公共機構的出現與強大,私力救濟逐漸被以法庭、警察、監獄等為表徵之公力救濟所取代(但私力救濟仍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被允許在一定...
13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41
陳柏峰.訴源治理的機制和原理[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4,42(01):49-63.
關鍵詞:訴源治理;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黨政體制;黨支持司法
摘要:「訴訟爆炸」現象發生後,法院面臨「案多人少」的壓力,「訴源治理」的理念被提出並成為司法政策。基層法院參與訴源治理,主要通過調解優先的司法政策、不同調解方式的銜接聯動機制、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司法建議等一系列制度機制來保障。在矛盾糾紛的不同階段,法院參與訴源治理的角色預設有所不同。然而,訴源治理面臨一些實踐困難:基層法院敦促其他機構協同配合的效果不佳,其他機構在法院主導下化解糾紛的主動性不夠。「訴源治理」的成功典型,是「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及「『一碼解糾紛』在線平台」的建設和運行,其本質是在政法委的推動下,創生新的組織平台,並在新平台上聚合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資源。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不是法院,而是黨委、政府。這種黨政主導的訴源治理模式,發揮了黨政體制的優勢,生動鮮明地體現了黨法關係原理。訴源治理工作由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法院參與並從中受益,這充分彰顯了「黨支持司法」的現實意義。
13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52
李大勇.「訴訪分離」司法政策的表達與實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1,39(04):166-176.
關鍵詞:涉訴信訪;司法政策;訴訪分離;訴權保障;綜合治理
摘要:涉訴信訪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社會矛盾表現形式。法院在涉訴信訪中從中立者、裁判者的角色轉化為參與對抗的一方,出現角色混同,加大了信訪治理難度。涉訴信訪的生成源於社會基礎、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制度基礎等諸多因素。涉訴信訪客觀上能實現個案正義、補充正式司法救濟、完善司法工作;但也可能衝擊司法權威,影響司法職能的實現。涉訴信訪司法政策的核心是訴訪分離,讓信訪的歸信訪、司法的歸司法。為實現"訴訪分離"政策目標,需通過保障訴權、綜合治理等多種制度構建加以整體推進。
13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2:53
李喜蓮.反悔人民調解協議致訴案件起訴對象與審理範圍之厘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1,39(03):191-201.
關鍵詞:人民調解協議;審理對象;處分權原則;抗辯
摘要:對當事人反悔人民調解協議致訴案件起訴對象和審理範圍的確定,實踐中的做法不一。究其原因,乃相關法律規範對人民調解協議的性質未予明確規定,學理上亦未形成通說觀點所致。明確反悔人民調解協議致訴案件的起訴對象和審理範圍,相關立法應明確人民調解協議之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具體規定當事人任意反悔人民調解協議應承擔與違反民事合同一樣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官在確定因反悔人民調解協議致訴案件的審理對象時,應結合人民調解協議乃解決糾紛過程中所生概念之本質,遵循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決定法院審理範圍的基本法理。除此之外,法官還應適時回應被告的妨訴抗辯,對任意反悔人民調解協議之當事人予以法律制裁,以彰顯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約束力。
14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7-10 13:08
曾令健.糾紛解決合作主義:法院調解社會化的解釋框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0,38(04):66-72.
關鍵詞:判斷型司法—合意型司法;對抗型司法—協作型司法;封閉型司法—開放型司法;介入型司法—自治型司法
摘要:糾紛解決合作主義,即糾紛解決機制以力量整合的面目出現,強調不同力量的參與、協作;其中,國家治權與社會自治的比重因糾紛解決機制不同而有別。在法院調解社會化視閾中,司法正經歷著從"判斷型司法"邁向"合意型司法",從"對抗型司法"走向"協作型司法",從"封閉型司法"轉向"開放型司法",以及從"介入型司法"趨向"自治型司法"。糾紛解決合作主義所具有的理論包容力,亦可用以考察法院調解社會化之外的其他糾紛解決機制。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