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目前共有65篇帖子。

【重發】我不原諒——一個90後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

21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6
場景四?數學統練一結束,班裡就炸開了鍋,嗡嗡嗡地乍一聽還以為收音機壞了呢,仔細一聽,全是這種對話:「這道題選C。」「對。」「這道A。」「A,對對對……」「這道也A。」「啊?扯淡呢!你想,這個斜率是1……」你像往常一樣去討要數學最牛那位同學的卷子,「選擇題我看看……嗯,都一樣。後面大題呢?」「第一題3。」「對,3。」「第二題……」 「……」「最後一題2x+1。」「對2x+1。牛B,我全對!」你立刻高興得跟離了婚的人似的喜氣洋洋,看著周圍一邊兒對題一邊兒嘆氣的同學更感到格外愉悅,回家路上也美滋滋地,邊樂邊跟自己說:「長這麼大終於有機會數學拿100了!自打巴薩5比0贏了皇馬以後我還沒這麼爽過……」
 
到了學校,你便要在繁忙之餘抽出時間複習統練。統練時間臨近,看到老師拿卷子進來班裡一片慌亂,翻筆記的,抄小抄的,對天祈禱的,請同桌吃飯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考試時自然是一邊奮筆疾書一邊伸長脖子,而考完後大家驚魂甫定就開始成群結隊對題,不時發出歡呼聲哀嚎聲,場景甚為混亂,氣息甚是荒誕。統練決定每天價值,月考、期中期末考則決定了你這學期的價值。於是每每大考臨近,學校的氣氛凝重得都能拿把刀從中間劈開。考試結果以全校大排名的方式呈現,排得高了有壓人一頭的爽快感,排得低了沒臉見人不說,一通「懲罰」是少不了了。到這會兒,「找老師談話」只能團購,加罰也是買一送一,單獨輔導追加作業,從來不會缺斤少兩。這還只是在學校,回到家更是變本加厲,場景之慘烈想想都可怕,此處不忍述評。
扯遠了扯遠了,這要文綜論述必然沒分兒。統練後馬上回家(也有去上數理化晚間直通車的),路上心裡也不踏實,遂拿出本練習冊做做。在家又是一番驚悚場面,本來好好吃飯呢,家長一句「數學考多少分啊」頓時讓你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支支吾吾應付過去。然後爸媽便開始輪番進行思想教育,大意為「要踏踏實實認真學習別讓其他事分散精力」,嚇得你飯噎在嗓子眼兒里,大氣不敢喘一聲。吃完飯便要馬不停蹄寫作業。每天老師留豐富多彩的作業不說,自己還總怕不夠吃追加兩本練習冊,真應了王爾德說的:「節制毫無用處,過度才是王道。」學生跟這兒吭哧吭哧做作業吧,有家長還要跟包工頭子似的盯著。於是就在重重壓力下,大家都開足了馬力,一會兒趴桌上做題,一會兒搖頭晃腦背書,直到午夜。還沒資格拿駕照呢我們已然對開夜車輕車熟路,你必須清醒著,因為天都快亮了,數學題還沒做完呢。那在冰冷月光映照著的漆黑的夜色下,一個人托著下巴,抵著困意背書時的怨恨的苦澀只能咽到肚子裡;那在刺骨的寒冬,揉著乾澀的眼睛,看著時鐘指向12點,然後喝口咖啡便埋頭寫作業的悲涼也無處傾訴……
22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6
場景五?上了中學晚上一兩點睡覺再正常不過了。倘若哪天你決定1點睡,卻不慎因疲勞過度而提前抱著書睡著,第二天早上醒來定會有股罪惡感從心底油然而生,隨即捶胸頓足,哀嘆自己未能利用大好時間學習,暗暗保證今晚一定加倍補回來,以後再也不敢了。
 
中學生大抵都是活脫脫的隱士,遺世獨立不食人間煙火,平日隱於學校,周末假期則隱於校外校。每逢周末假期,課外班便像達利畫展時賣眼罩和嘔吐袋的店,門庭若市人滿為患。從巨人學校到新東方,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家教上門拜訪。這些班能輕輕鬆鬆把周末占滿,再加上作業溜溜縫兒,保你撐得直打嗝。學生們倒是樂此不疲,像打了雞血似的還總互相打聽:「你周末報什麼班兒啊?咱倆一塊上吧……」大家一窩蜂報課外班,結果到那兒後發現周圍怎麼都是熟臉。學校老師一見此景,非常貼心地直接把假期也安排上課,省得你們費勁巴拉到外面報班兒了。
這小日子過得已經夠悲催的了,無時無刻不學習,沒日沒夜沒假期,就這樣兒老師還嫌不過癮,要對學生各方面綜合管制。其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就屬「早戀」了。在其他國家根本沒這說法的,異性相吸(或同性)乃人之常情,何來的「早」呢?先不說外國,我特意查了下我國《學生行為守則》和《婚姻法》,均未發現相關條款,咋老師就編造出這麼個罪行。然而愛情之所以是愛情,就是因為它讓人不能自己,於是學生們該談的談、該吹的吹、該幹啥幹啥。這下可忙壞了老師,在課餘時間還要兼職狗仔隊,一旦察覺到有誰和誰擦出了愛情火花,她就會拉響紅色警戒,上課下課無時不盯著梢,就差拍張照片兒發給《娛樂周刊》了。倘若掌握了二人親密的證據,老師如狗仔隊發現獵物一般喜出望外,立即把當事人叫到辦公室,義正言辭地說:「學生的任務是學習……希望你們把握好……不要因為一時糊塗毀了自己的前途……」倘若情節嚴重,更會請雙方家長,搞得轟轟烈烈。
其實防早戀不單單是逼你學習,它就跟過去禁止男女青年親密接觸一樣,能夠防止你思想情感過度自由。而同樣並列成為中國學生「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校服之功能亦是如此。好好的花季少年,幹嘛給他們穿一樣的衣服啊?還都奇醜無比,給芙蓉姐姐都不配。廢話,不醜就不給你穿了,它就是要給你披上同樣的丑來抑制你們獨特的美,不給你們顯露個性任何可乘之機。而學生對校服也是厭惡至極,但沒辦法,嫌它噁心你也還得讓它在身上。當年小生高考完可謂是在第一時間扔掉了那校服—直接把它擱考場了沒拿出來。等後來才聽說有的學校更甚,連鞋都要統一,據說還是飛躍,夠潮的。
脖子往下已經都管了,上面又怎能漏掉?中學對於學生髮型的管制和清政府有一拼。作為一個在老師看來髮型不大規矩的人,小生對此可謂深有體會,此處不妨吐槽以記之。小生上中學的六年,完全可以歸結為無休止地同老師為頭髮長度作鬥爭的六年。這六年的每學期開頭檢查「儀容儀表」我都要給班集體抹黑,每換一個班主任,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永遠是「回去把你腦袋剪一剪」,嚇得小生毛骨悚然。高三一模節骨眼兒上,老師看我腦袋太不順眼,想在離別前把此事做個了結,便給我下了最後通牒:「你不理髮下星期就別來上學!」
然後我給他優惠了一下,買一送一,倆星期沒去上學。
等我畢業了才知道,這位老師算相當人性化了,有的學校居然要求女生必須剪短髮。雖說短髮女人也可以性感和可愛,但這要求也忒變態了,你是不是想讓所有人都留板寸兒啊?乾脆直接做手術得了,把女的都做成男的,不僅有益於髮型統一,更免除了早戀之擾。
從頭到腳都管完之後,老師們還要嚴防學生興趣愛好的滋生。現在學校提倡「素質教育」,據我經驗,這素質教育意為你把主科學好即可。我們在學校要是聽會兒歌看會兒閒書,那感覺就跟在蒙古狼宴會上當調酒師的羊似的心驚肝顫,老師時不時地就要在教室溜一圈,發現有誰不務正業便會帶著鄙夷的目光訓話:「你看×××,一直在做題,你就跟那兒看閒書!」而一旦有正當的理由,定會將其器具沒收。於是老師辦公室里抽屜里經常塞滿了學生的寶貝,從MP3到PSP,上至杜拉斯的小說下至郭敬明的雜誌,應有盡有。
老師往往不會一個人戰鬥,而是和家長勾結起來一同監控學生。剛才說錯了,「找老師談話」的嚴酷程度只能屈居第二,拔得頭籌的必須是「請家長」。不過這招輕易不用,用了就是必殺。一旦有哪位可憐的學生被「請家長」,他便立刻抓狂,恨不得六親不認,此時看熱鬧的同學們則會不嫌事兒大奔走相告:「哎!×××家長在辦公室呢!……」請家長八成都是請他媽,而但凡女人說起話來,肯定是沒完沒了,於是老師家長二位往往從近期考試分數出發,先談孩子學習狀態,再說說他有什麼問題,然後分析一下近期可能有啥分心的事兒,無話不談。最後倆人相視一笑,看得孩子都快哭了。而第二天此人來學校時肯定面色蠟黃,顯然是昨晚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
若說「請家長」是老師打出一張「殺」,那家長會則是「萬箭齊發」。每聽說要開家長會,學校樓道里便立刻哀鴻遍野如喪考妣,或者說恨不得如喪考妣。開家長會這天是一年中最緊張最刺激的日子,隨著爹媽們的到來,同學們紛紛聚在後門透過小玻璃框向班裡張望,心中充滿不祥的預感。只見一開始,老師就會居心叵測地發給家長一張印著分數排名的小票子,這時光看家長臉色就能知道這孩子成績如何,而趴在後門的我們眼瞅著平日的謊言被揭穿卻無能為力。家長會絕對是中國各類大會小會中最講實際、最有內容、最積極參與的會。老師都要跟股票分析師似的系統分析近期班級學習狀況、出現的問題、成績的波動等等大大小小事件,還要逐一宣讀表揚排名靠前同學的名字。此時,這些同學的家長立刻覺得有了面兒。其實這家長會利用的就是爹媽們愛面子的心理,尤其是當媽的,一開家長會拿了成績單就爭風吃醋,和別的家長比,一瞅自己孩子分最高立刻面露喜色挺直了腰板,並交流「虐待」孩子經驗。尤其是哪個孩子得了第一受了表揚,家長恨不得跳起來喊「我就是他媽!!!」反觀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則一聲不吭,悶頭裝作發簡訊狀,實則氣得咬牙切齒,心中怒罵「臭孩子,你把我臉都丟光了!」家長們各異的神態,老師看了非常欣慰,想這次家長會沒白開,後門外窺視的同學看著那叫一個揪心。一場會開下來我們已是兩腿發軟大汗淋漓。更可怕的是後面還有雙方單獨交流。看到誰的家長會後沒有離開的意向,這位學生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好,近期必有「重刑」伺候,而其嚴酷程度往往與單獨交流的時間成正比。家長會第二天上學大家面色都是蠟黃,家長最後走的那孩子當然臉最黃。
23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7
場景六?家長會後回到家,家中氣氛頓時凝重。晚上,爹媽拿著成績單正襟危坐,肅穆而略帶憂傷地說:「這次咱閨女排班裡三十多,比上次還降了兩位。按學校劃的分數線,就這分兒,上一本都懸。我今兒問老師了,老師說覺得你最近狀態不好,上課啊老走神,考試也特馬虎,總算錯數……」聽得你頭皮直發麻,泛起一陣心絞痛,應付兩句之後趕緊逃竄到自己屋裡。你癱坐在椅子上,嘆口氣:「哎,怎麼我就這麼笨捏,為啥別人都能輕輕鬆鬆考高分,自己怎麼努力都不行……」
 
中學最給力的就是全天候陪伴在你身邊的對心靈的摧殘。天天考試天天排隊,看見周圍人都比你分兒高就已經夠傷自尊的了,再加上老師上課瞟一眼瞪一眼,下課叫去辦公室談話,一股涼氣便會倒吸上來。回了家爸媽還添油加醋問這問那,問得你就跟穿著Cheap Monday 看AV一樣憋屈。等你晚上做夢,夢到的都是家長老師叉著腰拿著卷子呵斥你的景象……這種心靈摧殘持續不斷一浪接一浪,不給你任何喘息之機,即使在休息的時候它也如影隨形。你一想到自己在玩兒而別人在好好學習,便會立刻受到良心的譴責,有種強烈的罪惡感,焦慮無比,隨即轉身去學習以贖罪。你看體育課,本來就時常被主科擠點,即使偶爾守住陣地,那些熱愛學習的女生也會守在教室里做題,其他人見此景就想了:「啊,她在做題,我又有什麼資格上體育課?」於是大家紛紛回去做題,最後體育課就蛻變成了自習課。
到了初高三,你更是要持續一年被高強度地蹂躪。一開始大家還能故作淡定,裝出一副不用功無所謂吊兒郎當的樣兒,表示哥已看破紅塵不與你們這些凡夫俗子同流合污。但隨著時間推移,一邊是考試分數排名,一邊是老師家長催命,一邊是中高考倒計時,三位一體的壓力跟積木似的往上堆,總有讓你繃不住塌掉的一天。此時,你想心理健康,那就像說貝盧斯科尼出家了,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兒。
恐懼、自我懷疑、自卑,這些病態的情緒就如惡之花盛開在
24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7
場景七?到一模了,想想這半年,你覺得自己已經是超乎尋常的努力,又是請家教又是定學習計劃又是吃賽鯊力,上三路下三路都使了,哪有考不好的理呢?於是便信心滿滿想來個大躍進。然而一模成績下來一盆涼水潑臉上,自己竟然還是原地踏步。再看看旁邊那同學,每科都比自己高十幾分!他怎麼學的啊!怎麼我就比不過他?想到這兒你越來越覺得委屈,鼻梁一陣泛酸,便忍不住趴在桌上哭了起來……
 
你我心中。初高三之殤就如同婚姻一樣—它讓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不幸和悲哀。這一年完全就是在挑戰人的心理極限,而每逢中高考前都是心理疾病多發期。此時的心理診所就跟光頭黨俱樂部旁邊兒的理髮店一樣火爆,諮詢師們為各位考生忙得不亦樂乎(在此建議心理診所開在中學旁邊,保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人可能是因為看病難,懶得花錢排隊了,便直接跳樓了。19世紀義大利一位研究自殺的學者說過:「自殺是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讓身心不大健全的那些人自然淘汰的一種手段。」所以在中學自殺也是優勝劣汰的機制,受不起這罪的只能一跳了之。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被逼得走投無路,那咱只好想轍「越獄」。如今最潮的逃離手法是出國,在中國實在呆不下去了,到了國外不說能混多出色,至少可以混成個人樣兒(出國絕對是明智選擇,在此建議大家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果斷走人,趁你的青春還沒被完全浪費,否則以後只能感嘆風蕭蕭兮易水寒,青春一去兮不復還)。而大多數想跳樓不敢跳想出國出不了的只能留在這裡掙扎。這種掙扎一般分兩步:首先是非暴力不合作,此時的學生往往拒絕跟家長老師交流,而且看誰都不順眼,但在內心中,他既把成績看得無比重要,又不相信自己,十分糾結。之後糾結到一定程度物極必反你就會一下兒豁然開朗,進入破罐兒破摔時期:反正就這麼著了,愛咋地咋地吧。學生到這份兒上,往往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任你怎麼訓斥都面不改色心不跳。這種人通常都遁形於網吧,所以你看學校旁邊的網吧常年人滿為患。更自暴自棄的就寄所託於放浪形骸之外,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天逃課叼著煙拿著酒瓶混跡於遊戲廳酒吧。也有豁達的,給自己設定個底限:學習可以,但不能侵占我的閒暇時間,不能耽誤我聽歌看閒書,至於分數不想那麼多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小生高三就逃過課,哎喲那感覺真是帥呆了。原來那麼多年只天天關教室里呆呆地望著天花板,今日驟然置身於藍天白雲下,晨光瀰漫在你身上,就像鮑勃?迪倫唱的,「在鑽石般的天空下手舞足蹈」  ,浪漫極了……現在想起來腦中還有餘香……
可惜沒爽多長時間,老師就一電話過來:「鍾道然!!!你幹嘛去了!!!」
這抗爭好比掉入沼澤,越掙扎越痛苦,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更劇烈的束縛。學校德育處幹嘛的,就是管你這樣叛逆學生的,一旦發覺誰有抗爭的苗頭,立刻就是各種老師談話,糾正你思想上的錯誤。實在不行把家長叫來,再派上一隊老師,一人一句「你這樣不行啊」,「你也得為你將來想想」,不信治不好你這毛病。
而且就算治不好也沒事兒。你不是逃課嗎,逃唄,看你能撐到啥時候。一開始就跟你講清楚了,你只有高考這一條路可走,非得自尋出路,最後只能是自尋死路。這就叫不自量力不識時務,不高考你以後混什麼啊。所以抗爭的同學無非兩種下場,一種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爭著爭著便接受了現實,乖乖回來好好學習(小生就屬於這樣的,那課只逃了半天)。另一種是一意孤行一抗到底,就跟你死磕了。最後這樣的人大概都淪落天涯生死未卜不知去向。至於韓寒,純屬意外。
所以大多數人都看透了,伸脖子也一刀縮脖子也一刀,還不如抹乾淨脖子,試一試讓青春受迫害,被縛也比抗爭來得爽快。而且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麻木了,不覺得疼,反倒覺得這樣挺好。你看同學們不都憋著一股勁兒,勤奮刻苦努力奮鬥,一心一意謀分數嘛?
25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8
場景八?同學們對於學習的熱忱可謂是體現在各個方面。隨便看一個人的課桌你都能瞧見激情四溢的本本們:筆記本里畫的那是十個男人看五個女人洗澡—五光十色,大家都把記筆記看做一件非常神聖的事兒,越是好好學習的同學,本本上顏色就越多,版式也越工整;再看夾子裡,細心堆疊著的是各科浩浩蕩蕩的卷子;還專門有個錯題本,各種錯題被整潔地剪裁併精緻地粘於其上,還用彩色筆畫了花邊兒,真了不起;教科書上同樣是花花綠綠看的人直眼暈,想必這位同學光買筆就花了不少錢。在學校大家紛紛追在老師屁股後面問問題,且要端出一副諂媚卑微的姿態,還要時不時把本本們拿出來,表示自己可努力了。同學們往往崇拜各種強人,「人家怎麼學習那麼好啊,真是佩服」,然後還要向她請教學習方法。中學就是一沒有硝煙的戰場,別看大家你說我笑稱兄道弟貌似好姐妹,暗地裡都較著勁兒。看到誰分數超過自己了,表面上無所謂,其實心裡那叫一個不爽,三天吃不下飯,隨後化悲痛為力量,回家沖它三杯咖啡,使出吃奶的勁頭學,發誓下次考試超過他。
 
到了初高三,隨著中高考倒計時開啟,各位更是要豁命了。此時的學生往往覺得自己特別偉大,看著掛在牆上的倒計時日曆,頓時一股悲壯之情更是油然而生。這一年中同學們興致勃勃地做著各種準備:那幾本破書一遍一遍地背,那點兒破題翻來覆去地做,教育部出的《考試說明》儼然成了大家的聖經,天天抱著它一字一句鑽研其深意,發現有何異常還要探尋其典故。此時,模擬考試跟大姨媽一樣,一月一次一次三天,學生的排名也如女人的心情一天一變難以捉摸,老師還給每人整個折線圖,跟炒股似的(其實差不多,老師帶一個班就是雞蛋分籃子放,最後只要大盤上揚,個股跌那麼兩支無傷大雅)。此時不僅家長會漫天飛,還要開學生的會,先讓大家交流學習方法,然後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最後要暢談考試理想。眼看一生中最神聖的時刻一天天逼近,同學們也開始相互鼓勵。黑板上牆上本本上桌上,統統寫滿了革命宣言。看著這些標語,自己心裡也充滿了壯志豪情。
在家裡,這一年更是草木皆兵。平日吵得風生水起的家長為營造良好氣氛,此時也會達成停火協議(建議學生年年高考,有助於家庭和諧)。家長們此時一邊牽掛著孩子的日常舉動,一邊研發各種邪門兒備考招數,從吃腦白金到晚餐食譜,從找風水先生到燒香拜佛,真是貫通古今中外,融會宗教科學,讓人大開眼界。
到了考試臨近,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大家如同迎來末日審判,恨不得要齋戒沐浴。這節骨眼兒每秒都要如履薄冰,各種卷子本本翻爛了不說,考試動作也要反覆演練,就連什麼時間便便也要規律得準確無誤,生怕一泡屎壞了十二年(你很快會發現這十二年的價值不過一泡屎)。倒計時最後幾天,你更是慷慨激昂高亢激烈,十二年的長征勝利就在眼前,衝啊……
然後就是每年6月那幾天。中高考就像是所有中國學生共同演繹的一幕氣勢恢宏的悲喜劇,這兩三天光景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從地獄到天堂,有人從天堂下地獄。進考場前還面容凝重莊嚴肅穆,和老師家長一握手,仿佛生死離別,出考場後則是喜極而泣,抱團而簇,仰天長嘯。當然也不乏考前崩潰的,考場上崩潰的,考後跳樓的,堵車遲到痛哭流涕的,作弊動用軍事設備被發現的……每年的中高考都是中國獨特的一景,劇情跌宕起伏,氣息奇異而荒涼,寫多少本書都寫不完。
26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1:59
場景九?美滋滋地走出高考考場後,你和所有同學一樣,跟爸媽擁抱在一起,有種大赦重生的喜悅。終於解放了,終於不用再受那數理化折磨了!回到家後你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把所有的書書本本扔掉,那些被你畫的五顏六色的書,曾經看做寶貝的筆記本,精心製作的錯題集,過去讓你魂牽夢繞的《考試說明》,此時都咣噹一聲被丟進垃圾箱。「擦,爽斃了,等這一刻哥都等十二年了。」你拍掉手上最後一絲塵土,拂袖而去……
 
然而氣勢磅礴地折騰一番過後,你會發現這一切的一切,都毫無意義。當高考結束鈴聲響起,監考老師收走你卷子的那一刻,仿佛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做的所有題背的所有書,都統統被收走了。一起收走的還有逝去的十二年。而我們自己把小學中學的所有時光,也都連同那張卷子一起交出,不知去向。走出考場,你竟是兩手空空。
當你把書書本本們扔掉時,也感覺有點兒悲哀吧。畢竟那些書是你多少個晚上咬著牙根兒背下來的,那些卷子曾經被你當成寶貝一樣翻來翻去百看不厭,那些筆記又花了你多少心血?考試一過,它們竟變成了毫無意義一文不值的垃圾,讓你一扔了之。
中學的六年,也只是無意義的垃圾而已。這六年的一切,竟都是為了幾張無厘頭的卷子。回頭看看,有多少次你趴在桌上困得不行還要繼續做題,有多少次你看到考試分數垂頭喪氣默默流淚,多少次聽到老師念你成績而自鳴得意,多少次看到同桌比你分數高而想找個地縫兒鑽進去。然而這些酸甜苦辣都上哪兒去了?都跟高考卷子一起收去了吧。走出考場,你淡然一笑,六年光景便被拋在身後。
你這六年的一切,就也值那幾張紙的錢。
你那所有好好學習,所有鄭重其事暗下的決心,所有的心絞痛與淚水,此時竟變得煞是搞笑。高考唯一的意義就在於其本身,在於透過這兩三天幾個小時幾張卷子,你去演繹一出光怪陸離的黑色喜劇,窺視一眼人生的荒謬,然後無奈地嘆口氣。除此以外它什麼都不是。你中學這6年就像一台全速空轉的機器,拼了命地工作,到頭來卻什麼都沒留下。
若說你在此階段有何成果,那便是成功廢除了自己的主動思考能力。走出中學的大門時,轉頭看看別人,仿佛都能看出你我的思維變成了同一個模子。我們能對同一個問題作出同一個回答,一字不差。到這份兒上,中學的使命就完成了,它將學生的大腦同一化,使其毫無價值可言。我們就像是《飛越瘋人院》  里被大夫護士做了「腦白質切除術」的麥克墨菲,空有人的軀殼卻沒有人的靈魂,眼裡無夢無幻。
更可笑的是,這個手術貌似是咱自己給自己做的。六年的青春時光,我們毅然決然地把它獻給了高考,獻給了那幾張紙,為了它我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付出了無盡的淚水,然而這一切,換來的竟是如此結果。這已不是青春的浪費,而是青春的毀滅。說中學是青春絞肉機,一點兒也不過分。
18歲的我們就這樣拖著毫無生命力的軀殼,頂著一個被廢掉的大腦,把無價的青春拋在身後,走向成年,也走向中國教育的下一站。在那裡,它將給我們溫柔而致命的最後一擊。
27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2:13
3.?精神死亡的大學
Society often forgives the criminal; it never forgives the dreamer.
—Oscar Wilde
社會經常原諒罪犯,卻從不原諒有夢想的人。
—王爾德
 
和中國教育搏鬥十二年被蹂躪得體無完膚之後,我們終於邁過鬼門關來到了大學。大學,這可是多年來你我心馳神往魂牽夢繞的天堂啊!每當咱做題做得頭痛欲裂之時,爹媽總會安慰道:「孩兒啊,再熬兩年就到頭了,上大學你就解放了!」於是,我們都希望這場搏鬥能有個奧特曼式的結尾:在被
 
場景一?高考後的那個暑假往往是最華麗最喜感的,那是尋找失落青春的時節。此時,咱逛書店時終於不用在練習冊專櫃那兒磨嘰了,直接沖向文學櫃檯即可。這一假期你床頭絕對堆滿了各種閒書,六年來沒看的都要補回來,看不完留到大學繼續。文藝青年們被壓抑了許久的音樂之夢在此時集體爆發,於是吉他銷量大幅提升。你幻想著自己在大學會組個樂隊,生活自此完全改變……
 
怪獸打得眼冒金星紅燈滴滴響時,我一咬牙一運氣發一大招,怪獸應聲倒下,正義戰勝邪惡。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刻,我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淚流滿面喊道:「啊,大學,我來了!」
嗯,你來了。不過你來到的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中國教育都痛打你十二年了,打得你七竅流血斷壁殘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你當這是好萊塢拍片兒吶壞蛋關鍵時刻掉鏈子,美得你。你以為大學是自由的世界,是讓你破繭成蝶的地方?那不是大學,哦不!那不是中國的大學。你只是道聽途說。相反,它是要把你的繭裹得再厚一點,憋死你。從小學到中學,教育已經把你的自我價值意識和主動思維能力廢掉了,這就好比是鬥牛場裡的牛已經給刺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此時鬥牛士毫無壓力,他只需輕甩紅布,在你衝來時溫柔地來上一刀,你就會應聲倒地蹬腿兒歸西。這一刀不僅要刺得准,更要刺得巧,刺得優雅,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血跡。
這一刀刺到的是你藏在心底十幾年的那個東西。
中學時候,不管學得怎麼翻江倒海,咱還總會在深夜12點被作業折磨得頭破血流時站到窗前,天真地望望天空,看看月光,琢磨一下自己心裡那不靠譜或更不靠譜的夢想。然而大學終究只是個向社會出售產品的商人,而社會最不需要有夢想的人了,這種人向來都是給社會添亂的。它只需要毫無生氣的螺絲釘,用以保證其日復一日地運轉,所以大學要殺死的,就是你的夢想。
前人的謊言讓你對大學滿懷憧憬,然而來到了這裡就如同結了婚——你會感到無比失望  。此時你驟然明白了它為什麼叫大學:大號的中學。這兒除了校園大點兒,教室大點兒,教材厚點兒,上課時間長了點兒之外,其餘和中學毫無區別,只不過是麥當勞套餐加大了而已:依舊是無邊無界的上課作業考試,依舊是無窮無盡的背書做題……
依舊是8點上課,老師腰不酸腿不疼,噴著吐沫一侃一個半小時。大學講課內容都挺複雜,下面學生多數不知所雲,只能大眼兒瞪小眼兒,瞪累了的擠個微笑點點頭,表示沒聽懂。課堂里學生們動作各不相同,醒著的有的瘋狂記筆記,有的低頭玩遊戲,睡著的則一同神遊大地。尤其是那些「公共課」,也叫「睡覺課」,老師在上面侃侃而談,下面同學歪七扭八鼾聲大作。好多人因為老師聲音太大或周圍鼾聲太響睡不著,於是玩手機的、聽歌的、嘮嗑的、打牌下棋的、談情說愛的、娛樂項目之多、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大家混過這一個半小時,揉揉眼睛奔赴下一個教室繼續混。
28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2:14
場景二?最難過的課不是數學,而是計算機。一大早8點你就要奔進計算機教室,往電腦前一坐開始聽老師講「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小學計算機講的就是這個)。老師講課完全是自娛自樂,你一點兒都聽不進去,只好塞上耳機趴桌上,半睡半醒間不知不覺到了12點,被同學叫起來,一看表,發現又一個上午彈指一揮便荒廢過去了……
 
其實咱本都「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無奈老師往往有點名的惡習,要是你不幸中標,那期末成績就要無語凝噎了。大學的成績跟之前無異,仍是你的命根子,也是老師念念不忘的緊箍咒。一入學從校領導到輔導員就翻來覆去地叨咕:「這成績太重要了……你們以後××、××、××可都靠它了……」老師也十分陰險,看到有誰不聽話,上課不來作業不做,就會說出「GPA」 仨字母,這一下兒就跟馬戲團馴獸員給狗扔了塊兒骨頭似的把他馴得服服帖帖。而大學的考試如英國人踢球一樣沒有技術含量,還是默寫一下書上對這個詞的定義,用書上的話解釋一下這個問題,要不就是用書上的方法做這道題……於是同學上課抄抄筆記,下課背背書做做題,考前開開夜車努努力,考試滿頭大汗作作弊,查成績或歡天喜地或垂頭喪氣,然後一學期這樣混過去……
29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2:14
場景三?政經考試前一天晚上,大家紛紛沖好雀巢咖啡直奔自習室。老師已經畫過重點,今晚只需不睡覺把這些重點背下來,實在背不下只能抄小抄了。「貨幣的主要職能有……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的區別……」都是書上原文,狂背即可,到明天一寫,寫完一忘,萬事大吉,這課就跟沒學一樣。
 
等回頭查成績,嘿,真棒。可要問這學期學著什麼東西了,好像沒學著啥。大學裡的分數,是綿延不斷的上課點到睡覺、下課套老師近乎、考前狂背重點、然後給老師發發郵件拍拍馬屁鑄就的。這樣混過四年倒是攢了不錯的成績,但背後是無盡的空虛,不過沒關係嘛,反正中學六年都這樣虛度了,再虛度四年也無傷大雅。
於是大家晃啊晃,晃著晃著就發現不大對勁。原來中學時候,大家都很純情,終日只知埋頭背書,背累了幾個哥們兒在一起還能聽聽歌開開玩笑扯扯淡暢談一下人生理想。但現在沒人跟你扯淡了,大家都巨「忙」,不僅忙學習,還要忙學生會忙社團……就連晚上舍友聊天聊的也都是「你今兒學生會怎麼樣?我又給社團拉了×××的贊助!」 學累了也不會傻呆呆地仰望星空,而是要干正事兒。剛上大學老師就跟我們說了,你們面前就「三重門」,工作保研出國。你得挑好其中一個,然後這四年甭管幹啥都要為它。
於是同學們被學生會社團忙得熱血沸騰分外妖嬈,一天那日程排得比同性戀酒吧的廁所清潔工還緊:課要好好上,保證G點穩定;中午要和社團的人吃飯,搞好同事關係;晚上的例會不能不去,要讓上級領導看到自己的努力。等晚上11點回宿舍,卻發現旁邊兒那位還沒回。他竟然比我忙?!不行,明兒我要超過他!
30樓 七海八千代 2024-4-30 12:15
場景四?在大學想吃得開,最常規的手段就是混學生會。萬一要是混上個某某部長當,也可以得瑟一番。學生會官僚氣息普遍濃郁,當了部長還要搞任職大會,你要穿上蹩腳的西裝打個歪歪扭扭的領帶,蹬上不大合腳的皮鞋走向會議室。這會一開就是仨小時,你困得不行還得故作正經地聽會長講話,想放鬆一下只能瞟瞟旁邊學妹。
輪到你講話了,你清清嗓子走向台前,嘴角還需掛著微笑:「在我的任期內,會盡力做好各項宣傳工作……並配合其他各部的工作……」真棒,若是個女生如此話多卻言之無物,那她一定風情萬種;若是男生,那則天生是塊當官兒的料。總之散會時已然零點,你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等著明天派任務。
 
於是你每天都屁顛兒屁顛兒跟個送外賣的似的,然而忙完一天夜裡躺床上想想,自己這是圖個啥呢?中學時不管日子過得多苦多累,你在心底仍有最後一道防線,守衛自己的一片淨土。拼命做了一整晚數學題,留下最後一口氣咱還會看看閒書發發呆,躺在床上聽聽鳥鳴,小心翼翼地打開深藏在心中的那份夢想,望著星空對自己說「我還年輕,還有時間追逐它」。然而到大學,你忙得四腳朝天後剩的最後一絲力氣往往也用去背GRE單詞了。那可怕的「考研工作出國」讓你心底最後的防線在談笑風生間檣櫓灰飛煙滅。你走的是別人規定的路,卻離自己的夢想漸行漸遠。在大學裡,我們不光學會了腳踏實地,還學會了低頭走路,不去仰望星空。
 
是誰開了這個殘忍的玩笑,讓人們不得不像老鼠一樣,在曠野上疲於奔命。
— 《達摩流浪者》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