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110篇帖子。

【資料庫】資料專題1:民法與民事訴訟法的協同

2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3-22 06:57
劉哲瑋《論民事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規則——從〈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兩次修訂展開》
現代法學. 2021,43(02)
北京大學法學院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連續兩次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司法解釋不同的時間效力規則對利率標準的確定產生實質性變化。從生效時間和溯及力基準時兩個角度觀察,我國現行民事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並不清晰,生效時間雖被普遍認定為施行時,卻存在與發布時間無法合理銜接的問題;溯及力基準時更有法律事實發生時、案件受理時、案件審結時、司法解釋生效時等多種確定模式。對比法律的時間效力規則可以看出,司法解釋在時間效力規則上的混亂是因為無法準確定位其屬性,如果定位為"准法律"就應當明確區分發布時間與施行時間,構建清晰的溯及力條款;如果定位為"法律解釋"則無需專門設定實施日期,公布日即可視為生效日,面對未來的訴訟統一發揮效力。以此評價《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兩次修訂的時間效力規則,雖然具有維護交易預期和秩序穩定等作用,但卻未必符合打擊高利貸化解融資難的設立初衷。只要司法解釋的屬性中依然保留"准法律"色彩,其時間效力規則的混同和矛盾就將長期存在。
關鍵詞:司法解釋;生效時間;溯及力基準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利率管制;
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5 19:21
劉東.P2P網絡借貸訴訟的程序選擇與適用[J].時代法學,2014,12(04):78-84.
關鍵詞:P2P網絡貸款;抵押;擔保
摘要:網絡借貸由於具有交易手續便捷、貸款門檻低和操作靈活等特點,可以滿足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需求,提高社會閒散資金的利用率,因此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較快的發展。按照P2P公司是否為貸款者提供擔保為標準,可初步將所有的P2P網絡貸款業務分成無抵押無擔保、無抵押有擔保以及有抵押有擔保三種類型。在每一種類型中,由於民事主體間所涉法律關係的不同,導致了紛爭發生後各主體維護自身權益方式的差異,決定了因P2P網絡貸款引發的紛爭所適用訴訟程序的迥然有異。
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8 20:08
胡學軍.環境侵權中的因果關係及其證明問題評析[J].中國法學,2013,(05):163-177.
關鍵詞:環境侵權;證明責任倒置;部分因果關係;相當因果關係;證明方法
摘要:我國環境侵權訴訟證明責任倒置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遭遇消極抵制,表明這並非解決環境侵權中因果關係證明難問題的正解。原因在於將環境侵權中的因果關係界定為傳統民法理論中的必然因果關係使其無法在司法實踐中予以證實。西方發達國家在現代化早期對於環境侵權中的因果關係在司法實踐中探索總結了蓋然因果關係、表面因果關係、疫學因果關係等多種理論及與此相關的事實推定、間接反證、概率統計等多種證明方法,值得我國借鑑。這些學說的共同點是使得受害人在環境侵權訴訟中的因果關係證明負擔得以減輕,而並非直接實行證明責任倒置。環境侵權中的因果關係應界定為邏輯上屬部分因果關係,在法學上屬相當因果關係。唯有如此界定才能使因果關係的證明成為可能,在這一方面,比較法上的一系列配套證明制度也值得我們認真關注與借鑑。
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2 20:10
王錫鋅.重思個人信息權利束的保障機制:行政監管還是民事訴訟[J].法學研究,2022,44(05):3-18.
關鍵詞:個人信息權利束;個人信息處理規則;行政監管;侵權責任;個人信息保護法
摘要:個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包括知情、決定、查閱、複製、刪除、可攜帶等權利的集合,是立法為個人配置的個人信息權利束。這些權利並非個人民事權利的邏輯延伸,而是國家為了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通過制度性保障賦予個人的工具性權利。這些工具性權利與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在內容上同構,二者共同構成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制秩序。以行政監管為中心對個人信息權利束進行保障,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內在邏輯的必然要求,其能夠更高效地規制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更有效地實現保障個人信息權益和規範信息處理活動的雙重目標。以行政監管為中心,並不排斥民事訴訟等私法救濟途徑。如果違法處理個人信息的行為在侵害個人信息權利束的同時,也侵害了民事實體權益,個人可依法提起侵權之訴。
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4:48
張衛平.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的連接與統合——從民事訴訟法視角看民法典的編纂[J].法學研究,2016,38(01):22-36.
關鍵詞:民法典;民事訴訟法;請求權;訴權;訴訟時效;強制執行
摘要:民法與民事訴訟法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民法典的編纂作為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實體法內容,也將涉及民事訴訟法的內容。民法典的編纂必須注意民事訴訟法的發展、完善過程,不能將陳舊的、即將過時的民事訴訟法規範納入民法典之中。民法典編纂過程中也需要關注與民事訴訟法的對接、協調與統合,並從民事訴訟法發展、完善的角度思考民法典的相應規制,以便引導和支持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和完善。民法典編纂過程中應當統一全盤考慮民法與民事訴訟法的概念統一問題,避免二者在制定和修改過程中出現彼此不予關照、不予統一的封閉現象。民法典與民事訴訟法在程序規範方面存在分工,原則上相對特殊的、具體的程序性規範應考慮規定在實體法中,而相對一般的、抽象的程序規範則規定在民事訴訟法中。
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16 15:05
劉水林.反壟斷訴訟的價值定位與制度建構[J].法學研究,2010,32(04):70-85.
關鍵詞:反壟斷訴訟;有機社會;風險規制;秩序建構
摘要:反壟斷訴訟是反壟斷法實施的重要機制之一,是反壟斷法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中的重要問題。對此問題有兩種研究思路:一是以個人權利為中心,將訴訟看作爭議解決機制;二是以秩序建構為中心,將訴訟看作建構理想秩序的重要機制。反壟斷法的產生、發展與有機社會的生成同步。壟斷行為屬於風險行為,其造成的損害具有不確定性、延伸性、難以恢復性,因而反壟斷法屬於現代社會規製法。與此相應,反壟斷訴訟應是秩序建構訴訟,在價值上注重競爭秩序的建構,在功能上主張司法能動、積極回應社會在競爭上形成的價值共識,在構造上主張放寬原告條件,建立多元參與的訴訟機制。
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4-28 22:35
韓長印,鄭金玉.民事訴訟程序之於破產案件適用[J].法學研究,2007,(02):99-111.
關鍵詞:破產案件;審判權;審理模式
摘要:破產程序中存在著大量的糾紛,這既是法院行使審判權參與破產程序的基礎,也是正確理解我國破產法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破產案件的規定的前提。基於破產案件的特殊性,對於性質不同的糾紛應當適用不同的審理模式:實體權利糾紛,原則上應適用通行的民事訴訟審理模式,而破產程序性爭議以及圍繞破產方案發生的爭議,則應採用職權主義模式進行審理。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破產程序運行正當性的同時滿足其迅捷性和公益性的需求。
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19:43
胡曉靜.美國股東派生訴訟中對公司抗辯的司法審查標準[J].中外法學,2021,33(04):1085-1102.
關鍵詞:股東派生訴訟;商業判斷規則;特別訴訟委員會;司法審查程序
摘要:在美國針對董事的股東派生訴訟實踐中,公司通常基於特別訴訟委員會的決定提出駁回訴訟的動議,法院對該動議進行審查後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訴訟。法院在司法審查中對於商業判斷規則適用的不同態度,以典型案例為代表形成了四種主流的司法審查標準,即Auerbach案適用商業判斷規則的審查標準、Zapata案獨立商業判斷的審查標準、Miller案否定董事會任命的特別訴訟委員會的審查標準和Alford案全面實質的審查標準。美國股東派生訴訟中的庭前司法審查程序及司法審查標準,對我國的股東派生訴訟制度改革具有借鑑意義,即應賦予公司抗辯的權利,在庭審前增加前置性的司法審查程序,由法院在該程序中審查原告股東資格、訴前請求程序、公司利益受損事實和公司不起訴抗辯理由,在衡量了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和法律及公共利益之後,法院最終決定是否進入派生訴訟庭審程序,從而降低司法成本,平衡董事管理公司事務和股東維護公司利益的衝突,並有效防止濫訴。
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19:48
陳雲良.保護道歉規則在醫療糾紛中的確立與運用[J].中外法學,2020,32(06):1533-1552.
關鍵詞:醫療道歉;保護道歉規則;證據;自認
摘要:醫療道歉的法律性質屬於證據。由於其主張的是對己方當事人不利的事實,因此構成訴訟外自認或者訴訟自認。保護道歉規則的目的在於揭露醫療錯誤以保護患者的健康權,其對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制度、侵權法和民法總則的有效實施都具有促進功能,可能減損的法益少於其必然增加的法益,且有助於修復和維持正常的醫患關係,因此是可欲的。在保護範圍上,存在部分道歉和全部道歉的區別。在模式上,存在證據規則型概括保護模式、意思通知型具體保護模式和意思表示型個案保護模式。我國應當確立針對全部道歉的意思通知型保護道歉規則,將訴訟外醫療道歉納入保護範圍。
 
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5 19:50
張衛平.民法典的實施與民事訴訟法的協調和對接[J].中外法學,2020,32(04):933-950.
關鍵詞: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係;禁令與行為保全
摘要:《民法典》的實施需要民事訴訟法予以再次協調和對接。一方面《民法典》在整合以往實體法規範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新的制度規定。新制度的實施需要民事訴訟法規範在程序制度上予以協調和對接;另一方面,民事訴訟法需要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再一次系統地完善與民事實體法的協調和對接。其協調和對接在基本思路上主要考慮三個方面:其一,民事訴訟法如何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民法典》的原則、精神,保證與《民法典》具有同樣的精神;其二,在具體制度上,與《民法典》保持一致,及時調整不一致的程序制度;其三,通過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予以"後期"處理,消除遺漏缺失之處。在具體的制度協調和對接方面,以訴的制度(主體與客體)、禁令制度、證據制度、執行制度為例,闡述協調和對接的處置方法或思路。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