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229篇帖子。

【資料庫】1.民事訴訟基礎理論

12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甄貞,溫軍.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的職權配置研究[J].法學家,2010,(03):21-28+176.
關鍵詞:民事檢察;監督範圍;參訴目的;角色定位;職權配置
摘要: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參與民事訴訟是實現"法律監督"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應當明確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具有多元化的參訴目的和不同的角色定位,明確檢察機關可以以提起訴訟、參與訴訟和提出抗訴等多種方式參與民事訴訟,以便按照"多元化的職權配置模式"實現檢察機關在民事訴訟中職權的科學配置。
 
12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8 18:44
湯維建.挑戰與應對:民行檢察監督制度的新發展[J].法學家,2010,(03):39-47+177.
關鍵詞:民行檢察監督制度;全面監督;程序監督;社會監督
摘要:民行檢察監督制度獲得強力推進的基本依據便是司法實踐中不斷增長的監督訴求,監督的範圍在逐漸擴大,內含於監督中的觀念性因素也在此過程中悄然轉變,監督理念的現代化更新為監督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泉源基礎。目前所需著力實現的制度轉軌集中表現在從有限監督到全面監督、從實體監督到程序監督以及從訴訟監督到社會監督等三大"轉向"之上,由此呈現出民行檢察監督制度新發展的完整風貌。
12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08
邵明.論民事訴訟程序參與原則[J].法學家,2009,(03):115-122+159.
關鍵詞:正當程序;程序參與;訴訟知情權;訴訟聽審權;突襲裁判
摘要:從權利的角度說,"程序參與原則"旨在保障當事人及相關第三人的"程序參與權"(包括訴訟知情權、訴訟聽審權),因而屬於"正當程序保障"的範疇。在民事訴訟中,程序參與原則普遍適用於爭訟程序、非訟程序和執行程序及裁定程序,但適用情形和具體要求各有不同。作為法律原則,若當事人及相關第三人和法院違反程序參與原則的,均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並有相應的糾正程序或救濟程序。
 
12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1
邵明.民事爭訟程序基本原理論[J].法學家,2008,(02):112-120.
關鍵詞:民事訴訟;爭訟程序;基本原理
摘要:在民事爭訟程序中,解決民事私益案件和民事公益案件的程序原理或主義既有共同的,比如對審主義、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進行主義、集中審理主義、直接言詞審判主義和公開審判主義等;又有相異的,比如解決民事私益案件的適用處分主義和辯論主義,而解決民事公益案件的則採用職權干預主義和職權探知主義。這些基本原理相輔相成,一併構成了民事爭訟程序基本原理體系和正當性原理。
 
12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5-29 23:13
許尚豪.交換的正義與分配的正義——糾紛解決途徑的正當性基礎解讀[J].法學家,2007,(05):116-123.
關鍵詞:民事訴訟程序;利益;交換的正義;分配的正義
摘要:民事訴訟程序對於紛爭利益的處理,主要是通過合意與決定這兩種途徑來進行的。合意實質上就是當事人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而與對方達成的利益交換契約,其正當性主要體現在利益交換方面,要符合交換正義的要求;而決定則是法院根據自己對於正義的理解,對爭議問題作出的安排,其正當性則體現在利益的強制配置方面,應當遵循分配正義準則。在具體的案件處理中,兩種正義經常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裁判結果的正當性基礎。
12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1
常怡,重慶市、海南省人民檢察院聯合課題組.民事行政裁判執行的檢察監督[J].法學家,2006,(04):1-4.
摘要:檢察機關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長期以來,檢察機關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刑事領域,而相對較少涉足民事訴訟這塊"私權糾紛"的化解場所。在我國社會快速轉型時期,在程序自治和審判獨立日顯重要的今天,人們發現檢察機關不能對民事訴訟袖手旁觀,而應當加大監督的力度,拓展監督的廣度,並有權提起公益訴訟。這樣便產生了諸多的理性悖論與問題爭議。本期視點,邀請數位學者專家圍繞公益訴訟中檢察監督問題展開討論,試圖找出解決問題的理論路徑。
12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1
李浩.關於民事公訴的若干思考[J].法學家,2006,(04):5-10.
摘要:<正> 民事公訴是指檢察機關對於特定範圍內的某些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及有關公民重要權利的民事案件,在無人起訴或當事人不願訴、不敢訴、不能訴、怠於起訴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動追究違法者的民事責任,以保護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對於是否應當設置由檢察機關提起訴訟的民事
 
12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陳桂明.民事檢察監督之存廢、定位與方式[J].法學家,2006,(04):10-14.
摘要:<正> 我國民事檢察監督制度產生至今一直爭論不斷,很多問題尚無定論。根據國家的立法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已經列入了議事日程,這兩部法律的修改需要重新審視和規定人民檢察院的職能配置和訴訟地位等問題,因此,繼續探
12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湯維建.論民事檢察監督制度的現代化改造[J].法學家,2006,(04):14-18.
摘要:<正> 根據筆者的觀察,民事訴訟檢察監督模式,從歷史到現實,可以抽象出四種模式。即:(1)國家干預型監督模式,簡稱"干預型模式";(2)法治統一型監督模式,簡稱"法治型模式";(3)程序保障型監督模式,簡稱"保障型模式";(4)公益代表型監督模式,簡稱"公益型模式"。從時間上看,干預型監督模式應當具有產生上
13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2 23:12
高曉瑩,楊明剛.從制度價值層面審視民事檢察制度的發展和完善[J].法學家,2006,(04):18-25.
摘要:<正> 對民事檢察"否定"、"限制"的各種批評和質疑,有一些確實是中肯和合理的,因為該制度設計的固有缺陷和運行中顯現的障礙已導致了諸多負面效應,值得反思和檢討。但許多批評和質疑往往缺乏全面的審視和考察,尤其是漠視了此項制度存在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