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登錄 | 註冊

作者共發了229篇帖子。

【資料庫】1.民事訴訟基礎理論

141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5
湯維建.論民事訴訟中的誠信原則[J].法學家,2003,(03):92-104.
關鍵詞:誠信原則;協同型訴訟模式;濫用訴權;法律對策
摘要:民事訴訟法中引入誠信原則的目的在於修正對抗制訴訟模式的過頭之處。所謂"協同型訴訟模式"便是誠信原則的具體展開。我國民事訴訟法不僅有必要將誠信原則作為一項基本原則予以規定,而且還需要規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則將誠信原則落到實處。本文基此分析了當事人違背誠信原則的各種客觀表現形式,並提出了防治這些行為的法律對策。
142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7
姚莉.論當事人主義審判模式[J].法學家,1998,(06):29-37.
摘要:<正> 當事人主義或日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是訴訟法學界歷久彌新的話題。西方學者尤其是日本的刑訴法學者對此進行過較為詳盡的闡釋,然分歧甚巨。我國台灣學者陳朴生、俞叔平兩先生雖有所論及,卻語焉不詳。蔡墩銘先生界定"當事人主義"一詞,謂之"刑事訴訟之進行操諸當事人之手,法院無主導權者,稱當事人主義。"此說招致留日學者黃東熊先
143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7
[249]江偉,劉榮軍.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與法院的作用分擔──兼論民事訴訟模式[J].法學家,1999,(03):18-27.
144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8
潘劍鋒.從民事審判權談民事審判方式改革[J].法學家,2000,(06):77-82.
摘要:<正> 民事審判權,是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審理並通過審理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權力、它是國家司法權的組成部分,屬於國家基本權力之一部。從形式上講,它源於憲法和法律,是國家管理國民和治理社會的一種權力。而在現代民主國家,根據主權在民的原則,國家權力來自於民眾,即任何國家權力,都來源於國民的權利。國家權力設定的目的,在於服務於國民權利,權力是保障權利實現的手段,作為國家基本權力
145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28
湯維建.關於程序正義的若干思考[J].法學家,2000,(06):8-20.
摘要:<正> 一、程序的哲學意蘊研究和設定程序需要有哲學觀的指導。哲學觀不同,所建構的程序以及所追求的程序正義的目標,也必然有所區別。從最廣泛的意義上看,程序是指一定的運動過程及其構成運動的單子或因素之間的內在關聯的總和。從這個概念看,任何物質或現象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延續和伸展,皆是程序。程序的基本要素就是時間和空間,在程序中,時間和空間不可分離,融而為一。這種意義上的程序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定的啟
146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30
齊樹潔,冷根源.英國《民事訴訟規則(1998)》述評[J].法學家,2001,(02):112-123.
摘要:<正>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家掀起了民事司法改革的熱潮,英國作為普通法系的代表性國家也不例外。自11世紀中期以來,英國民事訴訟制度歷經數世紀的發展演變,已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機制。然而,在完善的背後,卻隱藏著嚴重的司法危機,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訴訟程序過於複雜。在英國,高等法院和郡法院作為民事案件的一審法院,在適用訴訟規則時,卻分別適用《最高法院規則(1965)》(R.S.C)和《郡法院規則(1981)》(C.C.R)以及與上述兩規則配套的注釋本《最高法院訴訟
147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31
呂世倫,賀曉榮.論程序正義在司法公正中的地位和價值[J].法學家,1998,(01):116-119+100.
摘要:<正>司法公正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為解決各類社會衝突而追求或持有的一種法律理想和法律評價。它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處理各類案件的過程中,既能運用體現公平原則的實體規範確認和分配具體的權利義務,又能使這種確認和分配的過程與方式體現公平性。理
148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31
范愉.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趨勢與中國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J].法學家,1998,(02):110-113.
摘要:<正> 一、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與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司法改革的呼聲和實踐始終在持續。啟動西方國家司法改革的社會背景大致是:首先,戰後社會的發展向司法、審判制度提出了大量新的、更高的要求,訴訟的數量與新的訴訟類型與日俱增;其次,面臨這種挑戰,固有的司法、審判制度由於自身的局限性,無法有效地滿足新的社會需求,呈現出機制陳舊、滯後的跡象;最後,近代以來形成傳統的法理念、法律意識和法律制度都處在一種重組、更新
149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3 13:32
范愉.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趨勢與中國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J].法學家,1998,(02):110-113.
摘要:<正> 一、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與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西方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司法改革的呼聲和實踐始終在持續。啟動西方國家司法改革的社會背景大致是:首先,戰後社會的發展向司法、審判制度提出了大量新的、更高的要求,訴訟的數量與新的訴訟類型與日俱增;其次,面臨這種挑戰,固有的司法、審判制度由於自身的局限性,無法有效地滿足新的社會需求,呈現出機制陳舊、滯後的跡象;最後,近代以來形成傳統的法理念、法律意識和法律制度都處在一種重組、更新
 
150樓 啊啊是谁都对 2024-6-5 23:14
張衛平.論民事糾紛相對性解決原則[J].比較法研究,2022,(02):89-103.
關鍵詞:處分原則;判決效力;既判力;糾紛一次性解決;穿透式審判;同案同判
摘要:民事糾紛是當事人之間就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發生的爭議。民事糾紛一旦納入民事訴訟程序,其爭議的解決通常就是法院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就當事人主張的權利和相應事實範圍內,對其事實的確認和對權利義務作出裁判,其裁判的效力是相對的,事實認定也是相對的,也就構成了所謂的糾紛相對性解決原則。糾紛相對性解決原則是對民事糾紛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的一般情形的一種表達。這一原則不僅體現了民事糾紛的特點,反映了民事訴訟法處分原則的要求,也是法律思維和法律推理邏輯特點的體現和反映。以這一原則對民事訴訟實踐活動進行審視,可以發現人們在解決民事糾紛時,往往沒有顧忌這一原則,糾紛一次性解決、穿透式審判等實踐活動都可能存在跨界越邊的情形。從糾紛相對性解決原則這一視角還可以發現人們實踐中的所謂裁判預決效、同案同判或類案同判等習以為常的概念所存在的問題。因此,充分認識這一原則有助於人們理解和把握民事訴訟中糾紛解決的規律,認真對待民事糾紛解決中的特殊情形,為其設置相應的條件,構建有利於符合民事糾紛特點的訴訟制度。

內容轉換:

回覆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2010-2025 Purasbar Ver3.0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